早在半個月前婆婆就發出通告要我幫忙包粽子,這可是每年的重頭戲之一。


為婆婆有四位寶貝女兒加上親朋頗多,這次準備包25斤粽子分送。


天呀!嫂子一句:我沒興趣就可獲免做金牌,逍遙去也。


姑們則是等回來拿現成的,若我不幫忙,


豈不是讓她77歲老人家忙到昏頭。(還好以前在娘家曾見習過)


於是連續兩天下午準時報到,由於中途都沒休息,等站起身才發現腰酸背痛,


這時所得的獎賞當然是James的抓龍按摩囉!舒服ㄋㄟ...


 


 






市面上的粽子種類及做法眾多,婆婆則是依家人喜好做道地的家口味,


特色是將米炒過再包,再以蒸煮方式,口感較Q。


為傳承好味道,James則擔任攝影記者將實況紀錄參考。




 




材料:粽葉、綿繩、長糯米(一斤約可包10~12個)




基本餡料:豬肉(三層肉/五花肉)、香菇、蝦米、蘿蔔乾、豆乾、蒜頭、紅蔥頭 




 (依個人口味可另加其他食材,由於加入豆乾會使粽子保存較不易。


為減少熱量,鹹蛋黃及栗子也順應民意省略)




 





粽葉先將頭部剪掉,包的時候較好看。




 




 


接著將粽葉一片片輕刷沖洗乾淨,瀝乾備用。




 




 


外面買的綿繩通常是10條一把(可包20)


這次我建議重新改為5條綁一把(10),如此分送更方便。




 






由於多年的經驗,婆婆不斷地研究改良製作方式,


糯米需先浸泡6-8小時以上再炒至半熟,首先起油鍋爆香蒜頭、蝦米




 






加入適量的水 (1斤約加1杯水的比例)




 






倒入浸泡過的糯米




 






加些鹽、白胡椒粉、醬油調味,不斷翻炒至半熟




 






為方便使餡料平均包入,聰明的婆婆將食材特性(粗、細)分開炒香。


一鍋是爆香紅蔥頭、蝦米炒豆乾及蘿蔔乾


(這可是每斤$180的頂級蘿蔔乾,鹹度與脆度的口感會讓口齒留香呢!


若粽子要保存較長時間,可將豆乾省略)


另一鍋則是爆香蒜頭、香菇、油蔥酥炒熟豬肉調味,讓人忍不住想偷嚐一口。


待餡料備妥就可以大展身手啦!




 






首先拿兩片粽葉頭尾交錯重疊整齊 (大片在外,葉梗朝下)




 






視粽葉長度,在葉面1/2~1/3處ㄠ成外長內短的錐形漏斗狀




 






先加入適量的糯米 (約粽葉容量1/3)




 






加入所有(飽滿的)餡料 (此時約八分滿)




 






再將適量糯米覆蓋於餡料上




 





將粽葉向下平摺




 





抓出兩邊角度再將兩側粽葉摺下貼緊粽身




 





將多餘的粽葉重疊順勢整齊沿著粽身摺向一側,


四個邊角稍微修整即包成漂亮的粽子啦!


這可在婆婆高標準下指導的成果。




 






這是婆婆包的粽子,雖然兩人用的手勢不同,但外觀還頗類似吧!




 


 





粽子包好後要抓緊其中三邊 (壓住最後摺邊),綁上綿繩




 






記得要打個活結以方便解開




 






整串粽子看起來很漂亮可愛吧!(多餘的粽葉略為修剪整齊)




 






這是婆婆和我分工合作的包粽樂




 







待鍋內水滾後,包好的粽子要下鍋了,大火蒸一個小時,


香噴噴的粽子就可出爐啦!準備開始大快朵頤


Yummy~~~幸福好滋味
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